湛江民间信奉的妈祖介绍目录

妈祖的简介

妈祖庙的湛江

妈祖文化资料

湛江民间信奉的妈祖是一个在福建莆田出生的女性,名叫林默娘。她出生在海边,具有预测天气和熟悉水性的能力,曾多次在海浪中拯救渔舟和商船。她终身未嫁,做了一辈子善事,因此被船工、海员、旅客、商人和渔民奉为神明,尊称为“妈祖”。

妈祖庙是沿海地区渔民的重要信仰场所,他们相信妈祖升天后常显灵于海上,为迷航及遭遇强风浪者护航引航。因此,沿海地区的大小妈祖庙不计其数,渔民在家中也供奉妈祖。

湛江大部分人是福建移民,所以湛江地区的妈祖庙很多。比较出名的妈祖庙有赤坎区文章湾天后宫、开发区平乐村天后宫、霞山区海头港镇天后宫、坡头区南三岛靖海宫、雷州靖海宫、硇洲岛津前天后宫、雷州乌石天后宫、徐闻三墩圣娘庙等。

妈祖庙的影响越来越大,越来越深,且越传越远。此后经宋、元、明、清1000多年间,受历代朝廷的敕封达32次之多。

妈祖的简介

湛江民间信奉的妈祖介绍,妈祖庙的湛江  第1张

妈祖,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,又称天上圣母、天后、天后娘娘、天妃、天妃娘娘、湄洲娘妈等。

这一信仰的主体据说是由真人真事演变而来的。

考察妈祖的生平得知,这一信仰来自民间传说。

首先是传说,然后是传说的历史化和神化,最后形成普遍的妈祖信仰。

妈祖庙的湛江

湛江民间信奉的妈祖介绍,妈祖庙的湛江  第2张

妈祖庙,又称“天后宫”。

位于广东湛江市赤坎区前进路。

原庙始建于清康熙年间,1963年拆除,1999年由赤坎(区)文章湾村民集资重建。

新修的妈祖庙仍继承中国庙宇建筑的传统风格,雕梁画栋,造工精致。

尤其是大门两根蟠龙廊柱,采用全石通雕的工艺,颇有气势;屋脊和飞檐上装饰着各种石雕鸟兽,富有民族特色。

妈祖是福建一带渔民奉祀的神灵,据说原名叫“林默”,女性,宋朝人,居湄洲屿,曾于风暴中只身出海救父兄,后被人尊为海上神灵,清朝时被帝王封为“天后”,因而“妈祖庙”也称“天后宫”。

由于海峡两岸都信奉“妈祖”,每当祭祀妈祖大典,两岸同胞信众都一起参加,因此被称为“海峡和平女神”;许多海外华人也信奉妈祖,不少华人聚居之地都建有妈祖庙,外国人称妈祖为“中国的海上女神”。

宋元之际,福建莆田官民随宋帝南逃,至赤坎文章湾海边处定居,原籍福建的“妈祖”香火也随之而来,并供奉至今。

今庙前有一楹联为证:“湄祖分灵迁赤土,文母香火继莆田”。

妈祖文化资料

湛江民间信奉的妈祖介绍,妈祖庙的湛江  第3张

妈祖是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的汉族民间信仰。

妈祖文化肇于宋、成于元、兴于明、盛于清、繁荣于近现代,妈祖文化体现了汉族海洋文化的一种特质。

历史上宋代出使高丽、元代海运漕运、明代郑和下西洋、清代复台定台,这一切都体现海洋文化的特征。

汉族民间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妈祖,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,在船舶上立妈祖神位供奉。

这就是"有海水处有华人,华人到处有妈祖"的真实写照。

而影响所及,妈祖由航海关系而演变为"海神"、"护航女神"等,因此形成了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汉族民间信仰崇拜神之一。